首页
  • 首页
  • 业界车讯
  • 新车评测
  • 新车上市
  • 新能源车
  • 热点
  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    疫情笼罩下的变革之年 2021年汽车行业大事盘点

    2022 02/07 22:51
    互联网 媒体人 PV:
    手机扫码阅读

      伴随着春节来临,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新的一年。人们总说“互联网没有记忆”,但回顾过去的2021年,深受疫情影响下的汽车行业,确实发生了很多值得让我们记住的事,纵使一路坎坷,有很多困难,但并未减缓汽车行业变革的脚步。

      持续至今的芯片短缺

    疫情笼罩下的变革之年 2021年汽车行业大事盘点

      “缺芯”之事由来已久,波及诸多行业,在2021年很多车企因为芯片短缺而生产、交付困难,在现代化的今天,所有汽车都需要芯片技术的支持,所以芯片问题任何车企都无法避免,即便是到现在,也依然没有得到显著缓解。

      那为何芯片现在如此短缺?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,首先就是广为人知的疫情因素,导致部分盛产半导体的地区产能缩减,英飞凌、意法、博世的很多生产线都因疫情冲击而停产过;而更深层次的原因,其实也在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对不同制程的产能搭配存在不合理,大量产能被布局在了先进制程上,而汽车、物联网以及很多智能设备其实需要的是28nm以上的“落后制程”,这些需求伴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爆发式增长,再遇上疫情,从而使得汽车芯片短缺问题非常严重。

      所以2021年是很多人感觉“花钱很难”的一年,厂家和消费者都很难。厂商产能下降,销量受到负面影响,消费者买车优惠变少,甚至一些不曾加价的车型也要加价,而且等车周期变长,也有部分车企为了尽快交车,不得不减少部分需要芯片的配置。

      而现在我们也看到了,汽车芯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显著解决,即便是疫情得到控制,半导体产业产能布局的调整也需要一定时间。但这对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来讲,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机会。

      碳中和是挑战也是机遇

      何谓“碳中和”,就是宏观上实现二氧化碳“零排放”,当然不是不排放,而是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净化做到平衡或者说相互抵消,从而实现中和。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两头发力,一方面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,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手段增强二氧化碳净化能力。

      可以发现,提到“碳中和”时,各大车企都在积极响应,很多车企甚至为此加速转型脚步,这是因为汽车碳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变量。从数据上来看,我国连续三十年碳排放量保持增长,其中2018年碳排放总量达到了90亿吨,这之中52%是电力和热力部门的碳排放,而工业部门占比则是28%,剩下的10%左右,则是交运部门的排放量。

      所以汽车行业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关键所在,为很多车企带来了压力,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例如在双积分政策下,一汽-大众在2020年有近133万的负积分,则需要向持有正积分的企业购买积分,这需要付出二三十亿元人民币的成本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迫使车企加速转型,降低全线车型油耗,甚至暂停部分高油耗车型,同时生产更多新能源车型。

      可以发现在碳中和目标下,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多,2021年上半年各月的销量都实现同期大幅度的增长。除了促成一波汽车行业的新面孔之外,更让很多传统车企“纷纷下海”,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,长城汽车、吉利汽车不仅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品牌,也纷纷布局混合动力领域,2021年,大众汽车也如同下饺子一般在中国市场投入了多款纯电动汽车。

      乘用车合资股比全面开放

    疫情笼罩下的变革之年 2021年汽车行业大事盘点

      2021年12月27日,经党中央、国务院同意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发布第47号令和第48号令,发布了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(负面清单)(2021年版)》。这意味着从2022年1月1日起,在中国存在了27年的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退出了历史舞台,乘用车合资股比全面开放,同时也解除了同一家外商最多只能建立两家合资公司的限制。

      实际上这一变化并非2021年一蹴而就,早在2018年就明确了不同阶段限制取消的计划,明确了2022年将会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。而且很久之前就进入了讨论行列,期间也不断有厂家反对过这一措施,但并未妨碍曾经取消股比的落地执行。

      某些车企的担忧不难理解,因为它们的利润严重依赖合资公司,而取消股比限制,意味着50:50的话语权将成为过去,“躺着挣钱”的日子很可能一去不复返。但想要中国汽车做大做强,就不能永远生活在襁褓里,现如今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和外资品牌分庭抗礼的实力基础,从2021年的汽车销量数据来看,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已经不足“半壁江山”,自主品牌最高点时,甚至能占据月度销量的46%,这也是我们敢于取消限制的底气所在。

      互联网/科技企业跨界造车

      2021年1月11日,百度宣布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——集度汽车,该公司于2021年3月2日注册成立,出资方则是百度和吉利,吉利控股集团成为了集度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。这标志着百度正式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了汽车行业。

    疫情笼罩下的变革之年 2021年汽车行业大事盘点

      根据集度汽车现有规划来看,百度将会把重点放在自动驾驶、互联、智能座舱等系统方面,车型打造将基于吉利汽车SEA结构来实现,从而去落地整个百度Apollo的核心技术。而关于进度方面,集度汽车已经在2022年1月份曝光了概念车的外观设计,正式亮相将会在2022年北京车展,量产车将于2023年上市实现交付。

    疫情笼罩下的变革之年 2021年汽车行业大事盘点

      2021年3月底,小米在新品发布会快结束的时候发布了一个“彩蛋”,雷军宣布小米将全资造车,向有着“制造业皇冠”美誉的汽车制造领域正式进军,并且发出了“愿意压上人生全部的剩余”这样破釜沉舟的话语。

      当然,事实并非看上去这般热血,雷军很早就开始关注汽车行业,2012年就前往硅谷特斯拉工厂试驾,后期两次拜访马斯克,还在2018年启动过名为“micar”的调研项目,过去也投资了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。

      在发布会上雷军更是表示,他在75天内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,更和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员进行过深度沟通,更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两次正式的董事会,才迎来了这次重大决定。

      可以说小米造车经过了长期的考察和深思熟虑,又有充足的资金准备,所以入场之后节奏颇为快速。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公司正式成立,2021年11月27日,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,将在北京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可达30万辆的整车工厂,雷军透露两个2024年的“KPI”,其中之一就是小米汽车在2024年实现量产。

      总结:2021年,疫情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多冲击和影响,虽然影响了产能也造成了芯片短缺,但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问题提前凸显,成为了汽车行业加速转型的催化剂。而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,也让国内汽车行业比海外更加稳定,国内市场汽车销量更是实现了正增长。所以整体来看,虽然变革之中虽然会有短暂的阵痛,但未来的中国汽车行业和汽车市场,都将会更加精彩,也更有活力。

    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2 DSQCW.COM.CN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67650701    冀ICP备08108040号-43